第七章 保卫江阴 第4、5节
4
随后,大家在整个江阴各炮台间天天参观学习,观摩交流。
几天下来,王哥基本了解了炮台和整个江阴城防的情况,对于一个低层长官来说,无疑,有助于对整个战局点与面作战的认识提高。
这天,他围着山头的炮台转悠,一路观察,一路沉思,还时不时停下来抚摸荫蔽在树林中的各处炮台坚固结实的掩体和各种火炮。
在一尊巨炮前,他见陆炮长正在认真擦试大炮。
“陆炮长,擦炮呢?”王哥远远招呼。
陆炮长抬起头,直起腰, “嗯”了一声音,并冲他点了点头。
“大炮都快被你擦成上轿的大姑娘了,”王哥打趣道,一边说,一边上前来到陆炮长面前,他伸手拍拍那冰冷的巨炮,左看看,右瞧瞧,一副新奇的样子。
“喜欢吗?”陆炮长放下抹布,眯起眼睛,朝王哥得意洋洋地问了一句。
“喜欢!”王哥也不掩饰,随口羡慕地说了一句:“要是我们连里也有这一门炮,那就太好了。”
“呵呵,你胃口真不小?”陆炮长裂嘴笑了笑,随即,他拍拍炮身,说道:“即使给你,恐怕你整个连的人集中起来扛它,也扛不动啊。”
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是,说的倒也是!王哥心想,望着眼前庞然大物,王哥好奇地问:“这炮它有多重?”
“一万多斤。”
“哇,怪不得这家伙象一个巨大的铁疙瘩。”王哥惊叹一句。
“嘿嘿,铁疙瘩?”陆炮长淡淡笑了一声,接着,郑重其事地说:“你可别小瞧了它,我可是当它象儿子一样宝贝,他如同我的生命一样。”
想不到,炮长爱巨炮象爱儿子一样?真是将军爱宝刀,美女爱红粉,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你儿子多大了?”王哥随口问了一句。
我儿子?陆炮长一楞,脸上顿时暗淡下来,稍一会,他才轻轻叹息了一声:“唉,我儿子没有了,一家人也都没有了。”
怎么回事?看陆炮长不悦的神情,王哥立即意识到自己刚才失言,可能勾起了陆炮长对往事的哀伤。
原来,陆炮长年轻时,随父亲闯关东,经过几年辛苦努力,总算在那落脚安顿,然而,好日子没过几年,1931年东北9.18事件发生,为避战火,全家只好往关内逃,谁知路途中遭遇洪水,一夜之间,全家人都被冲散了。
“那后来找到家人了吗?”王哥轻轻地问了一声。
“唉……”陆炮长垂下了头,眼眶一下子湿润了,他哀叹一声:“上哪找去?连尸首都看不见。”
一时,王哥为自己的唐突顿感于心不忍。
沉默片刻,为了转移话题,王哥指着眼前的巨炮问:“对了,陆炮长,它叫什么名?”
陆炮长怔了一下,片刻,才象从梦中苏醒过来一样,他看了王哥一眼,说:“火炮呗。”
王哥当然知道它是火炮,这么多年兵当下来,难道连这个也不懂?上炮台这几天来,他了解到山上的每一门炮,都有一个专属的名字,比如,震天霹雳,火龙飞翔等等。
我是问:“……”
“噢,”陆炮长定了定神,这才反应过来,他拍拍炮身,不无骄傲地说:“它呀,我们都管它叫‘耀武大将军’,它可不是浪得虚名,不仅个头大,威力还特别猛。”
王哥继续问陆炮长:“这炮能打多远?”
陆炮长没有立即回答,他只是转头,把目光投向宽广的江面,然后说:“不是吹牛,基本上你想打多远就有多远。”
这么厉害啊?!
见王哥一脸的惊奇,陆炮长挥手指了一下江面,接着又指向江阴城外,说:“我们这门‘耀武大将军’不仅能协助海军,控制江面不让日军舰船沿江而入,而且,还能给陆军地面给予炮火支援。”
“那以后,我们陆军要依靠仁兄多多鼎力相助。”王哥抱拳一拱,不无兴奋起来。
“那没问题,只要你们陆军配合好,”
怎么说?
陆炮长解释道:“在广阔的江面上,只要视线好,操作正确,基本指那打那,但是,在陆地上,它有射击盲点,所以要陆军配合。”
“你是说观察死角?”
“对,对!”陆炮长回答道:“只要你们陆军传来的坐标正确无误, 同样一打一个准?”
“那它太捧了!”王哥拍了拍“耀武大将军”,由衷地赞扬起来,“有了你们炮台的协助,我们陆军底气更足了,小鬼子要踏进江阴城,那简直做梦!。”
“不过,炮台虽然威力大,但是也有它的弱点,”陆炮长倒也坦率,他接着解释说:“说起弱点,就是它的荫蔽性差,机动性差,它不象流动的炮队那么灵活机动,一旦被对方发现,立即就可以转移阵地,而炮台这个铁疙瘩,固定在山上,怎么转移?所以,如果没有防空高射机枪和水面舰艇、空军的保护和支持,基本它就是地上的活靶子”
“还有,”陆炮长顿了顿话头,接着说:“炮台怕敌军近身袭击,一旦敌军冲到眼前,我们的大炮就发挥不了作用,武功基本就算全都废了。所以,需要你们陆军兄弟保护配合,只要你们陆军坚守住江阴城防,不让日军进来,就能保住炮台,而保住炮台,反过来,炮台就能给予陆军最大的火力支援,总之,陆军就象炮台的眼睛,而炮台就象陆军枪里的子弹。”
这不就是立体战争吗?
呵呵,有道理!王哥若有所思,继而犹如茅塞顿开,他搓着双手,喃喃重复着陆炮长的话,陆军就象炮台的眼睛,而炮台就象陆军枪里的子弹。
5
1937年8月22日,日军分成3个机群开始对江**面的中国海军进行突袭。
一时,整个要塞炮台警报骤起,王哥一干人迅速躲进防空洞,这是他第一次体验炮台战争的氛围。只见头上,日军飞机吼着怪叫,穿梭着飞来窜去,时不时朝远处海军舰船扔下一串串炸弹,偶尔也朝炮台扔几颗,然后,耀武扬威着呼啸远去。
再看要塞炮台与停泊在江中的国军海军舰船,士兵们纷纷昂起了高射炮和高射机枪,一齐朝敌机拼命扫射,一时间,天空中烟花朵朵,爆炸声震耳欲聋,双方打得难分难解,最终,日军在损失两架轰炸机之后,慌忙逃窜。
眼看拖着黑烟的敌机一头扎进滔滔的长江之中,炮台一片欢呼声,大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王哥钻出防空洞,掸了掸身上的尘土,仰望天空,心想,日军也不过如此。
殊不知,这只是日军的试探性攻击。
王哥还是太低估了日军的空中力量,然而,中国海军方面有这样想法的人大有人在。
随后数日,日本海军增派舰只70多艘、飞机300多架对江阴要塞和中国海军进行进行了海空轮番进攻。
坚决不屈服的国军海军舰艇、要塞炮台守军利用长江航道沉船封锁线,在空中和水面与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并重创了日军多次疯狂的进攻。
一时,双方互有损失,局势呈现僵持,自持强大的皇军,岂能与东亚病夫相提并论?丧心病狂的日军不甘失败,开始狗急跳墙。
1937年9月22日,最惨烈的中日海战终于在发生了。
这天,日海、空军集中更大规模的力量轮番轰炸中国海军及岸上阵地,以前小打小闹,国军的整体协作弊端还没明显暴露出来,然而当遭遇日军这番猛烈攻击,国军缺乏海陆防空配合,又缺乏机动的的大型军舰,尤其是在长江有限的空间,聚集了那么多的海军舰船的弊端,一下子暴露无余。
首先,国军海军旗舰“平海”号和它姊妹舰“宁海”号遭到了80架以上日机有针对性的狂轰滥炸。
随后短短两天时间,日军出去了更多的飞机投入战斗,国军海军主力舰精锐几遭灭顶之灾。
结果,正如丁参谋所预言的那样,一语成谶。
而残余的国军主力舰只,多半缺乏防空武器,特别是长期为海军一级舰的“四海”(“海圻”、“海容”、“海筹”、“海琛”)巡洋舰,自甲午以来一直是中国海军的象征,在大多主力舰队毁沉后,这批旧型舰因为防空火力薄弱,且吃水过深,不适用于长江作战,已经成为海军的累赘。
9月25日夜,这四艘名舰进行了最后一次航行,在封锁线后方集结完成之后,在凄凉的汽笛声中打开海底门,悲壮地沉入长江。
此后,日军飞机更加猖狂,在江阴长江一带如入无人境,继续不断进行空袭,国军海军“青天”、“湖鹏”、“湖鹰”、“江宁”、“绥宁”号等舰艇先后也被敌机炸毁沉没。
短时间内,长江中能够用于作战的国军舰艇只剩寥寥无几,至此,中国海军损失了几乎所有家当,已经名存实亡。
虽然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得不说,中国海军有很大因素,败在了日军的空军上。
